优发国际|随优而动一触即发

关于优发 公司简介 总经理致辞 企业文化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优发娱乐官网app下载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优发国际 气动角座阀 气动隔膜阀 气动/电动调节阀 气动/电动球阀 气动/电动蝶阀 气动腰鼓阀 应用领域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
0577-8682 2662

优发优刻得UCloud(科创板拟IPO):国内知名云计算服务商依靠完|好神途|善

发布时间:2024-03-12    字号:    

  優發國際氣動/電動球閥優發!原標題:優刻得UCloud(科創板擬IPO):國內知名雲計算服務商,依靠完善產品線與定制化服務能力,為上萬家企業級客戶提供雲服務支持

  優刻得(UCloud)是國內知名雲計算服務商,堅持中立原則,致力為客戶打造安全、可信賴的雲計算服務平台,是首批通過工信部可信雲服務認證企業之一,及率先通過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評的雲計算企業之一。公司立足長期自主技術研發,為客戶提供計算、存儲、網絡等基礎資源,與基于此構建的基礎IT架構產品,及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產品,通過公有雲、私有雲、混合雲三種模式,提供雲計算服務,並深入了解客戶在不同場景下業務需求,推出豐富雲計算解決方案,具有多行業定制化服務能力。

  國內雲計算行業市場競爭激烈,公司憑借產品與技術創新,打造自身特色。雲計算將企業傳統IT服務集中于雲端優發,通過軟件將分散的計算、存儲、網絡等能力,進行集中管理與動態分配,使信息技術能力與資源,如同水和電一樣,實現按需供給,具有快速彈性(客戶可靈活、按需調取資源,實現彈性擴容)、資源池化(將大量同類基礎資源組成資源池優發,進行統一管理與調度)、廣泛網絡接入、多租戶等特征,具有廣闊市場前景。隨著國內雲計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,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目前國內雲計算服務商包括電信運營商、軟件公司、互聯網公司、創業公司,及其他轉型雲計算業務的企業等,市場參與者眾多,競爭趨于激烈。

  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雲計算業務企業之一,具有超7年公有雲業務運營經驗,憑借長期技術研發與積累,打造優質雲計算服務產品矩陣;基于此,深入了解客戶需求,推出豐富雲計算解決方案,從只是賣產品,到形成快速響應的定制化服務能力;在目標客戶定位上,重點面向金融、教育、醫療等市場大且分散度高的行業,減少與巨頭企業正面競爭;在業內樹立良好品牌形象,成為優秀賦能型雲計算服務商。

  根據IDC數據,公司2018年上半年在中國公有雲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,雲計算服務模式之一)市場中,佔據4.8%市場份額,位列行業第6,在阿裡、騰訊、中國電信、AWS(亞馬遜雲)、金山之後。

  公司搭建全球化雲計算服務基礎設施,為上萬家企業級客戶,提供雲服務支持。截至2018年底,公司在全球範圍內,可用區(電力、網絡等基礎設施相互獨立的數據中心)數量達29個,覆蓋亞太、北美、歐洲等全球23個區域,可用CDN(內容分發網絡)節點數量超500個,全球跨區域專線條,並在北京好神途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等國內10餘個城市建立線下服務站。公司搭建全球化雲計算服務基礎設施,並實現智能調度、鏈路動態探測等,有效解決國際鏈路擁塞、跨國跨洲訪問延時高、線路不穩定等問題,提升客戶業務在全球範圍內的應用性能與服務體驗。

  公司累計服務上萬家企業級客戶,為其全球業務提供雲計算服務支持,間接服務終端用戶數量達數億人。公司客戶包括互動娛樂、移動互聯、企業服務等互聯網企業,及金融、教育、醫療、新零售、智能制造等行業企業。同時公司堅持中立原則,不從事下遊客戶相關業務,真正做到中立的雲計算服務,有效保障客戶業務與數據安全性和私密性好神途,增強客戶信任感。

  公司用戶規模不斷增長,留存率高,單一消費ID的ARPU值快速增長。2016~2018年各年底,公司雲計算服務平台注冊用戶數量分別為8.45萬、10.48萬(+24.0%)、14.45萬(+37.9%),用戶規模快速增長。2016~2018年,公司雲計算服務平台消費ID數量分別為1.22萬、1.15萬(-5.4%)、1.29萬個(+12.3%);單個消費ID的ARPU值(單個消費ID年均消費額)分別為4.24萬元、7.29萬元(+71.9%)、9.18萬元(+26.0%),呈快速增長趨勢;用戶平均次月留存率分別為86.6%、88.9%、90.7%,留存率水平高,且不斷提升。

  公司注重產品與技術創新,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比例超50%,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超10%。雲計算領域專業人才引進難度大、培養時間長,大規模儲備與培養人才,是保障雲計算服務商技術優勢的關鍵。公司經過長期深耕雲計算市場,積累眾多專業技術研發人才,截至2018年底,擁有研發人員543人,佔員工總數的51.5%,研發人員佔比過半。同時公司2016~2018年研發費用分別為0.98億、1.06億(+8.6%)、1.60億(+50.8%),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9.0%、12.7%、13.5%,研發費用快速增長,佔營業收入比例保持在較高水平。

  公司持續推進技術研發與產品演進,逐漸形成體系化產品矩陣。公司提出“CBA”(Cloud雲計算、Bigdata大數據、AI人工智能)發展戰略,目前主要圍繞公有雲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)、基礎PaaS(平台即服務),建立較全面技術能力與產品矩陣,並逐漸向私有雲、混合雲、下一代PaaS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領域拓展。公司目前雲計算產品線,包括計算、網絡、安全、數據庫、中間件、存儲、分發、大數據、容器、無服務器化計算、人工智能等,共10餘個大類80餘款產品,具有幫助客戶取代傳統IT架構,搭建全套雲計算架構的能力。

  公司面向互聯網、傳統行業等企業客戶需求,推出豐富雲計算解決方案,具有多行業定制化服務能力。公司定位賦能型、高科技、平台型企業,聚焦科技創新前沿領域,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,重點為互聯網、新興科技企業、轉型傳統企業等領域客戶,提供靈活、定制化雲計算服務,為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升級賦能。公司在深入了解客戶,在不同場景的業務需求基礎上,按照快速定制、契合客戶需求的思路,不斷推出適合特定行業需求的雲計算解決方案,包括金融、教育、醫療、新零售、人工智能、海量計算、安全、政府等類別。

  公司按照公有雲、私有雲、混合雲三種模式提供服務,公有雲收入佔比約9成。雲計算是指雲計算服務商通過互聯網以服務方式,為客戶提供可伸縮的虛擬化資源的計算模式,客戶可快速、便捷地進入可配置的共享計算資源池,並按需求調取計算、存儲、網絡等各類資源,之後按使用量向雲計算服務商付費。不同于傳統IT架構下,客戶需直接購買大量服務器、軟硬件設備等IT資源,雲計算服務使客戶可根據實際需要,平滑地擴容所需IT資源,減少不必要採購支出,降低成本投入,提高生產效率。

  雲計算按部署模式劃分,包括公有雲(雲計算服務商作為第三方服務商,通過公共互聯網提供計算服務)、私有雲(雲計算服務商為特定客戶部署IT基礎設施並提供計算服務)、混合雲(將公有雲與客戶自有環境或私有雲進行聯通匹配)三種。公司以公有雲業務為核心業務與主要收入來源,2016~2018年公有雲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1.4%、91.0%、85.2%,公有雲收入快速增長,且佔營業收入比例持續下降;同時私有雲、混合雲是公司近年來重點發展領域,收入規模快速增長,促進公司產品與服務持續多元。

  公司是國內較早開展雲計算領域技術研發企業之一,注重研發投入,積累大量雲計算核心技術。公司成立以來,始終堅持獨立自主、技術可控、突破創新、需求驅動的研發策略,核心產品與關鍵技術,均來自內部創新與自主研發;奉行“客戶為先”的價值觀,保證產品功能特性與市場需求相匹配;目前以上海為研發總部,並在北京、深圳分別設立研發中心,負責不同領域技術研發工作,促進關鍵技術突破與創新;在設置基礎研發部門基礎上,在各事業部內部署研發人員,負責針對各行業特定功能的定制化研發,多方位滿足客戶需求,提升服務水平。

  公司目前擁有內核熱補丁技術、數據回滾技術、軟件定義網絡、負載均衡技術、分布式數據庫、安全屋等多項業內領先或創新性雲計算技術,有效保障全線產品穩定性與可用性,核心產品在應用服務器響應時間、應用CPU使用率等關鍵性能指標上,優于行業平均水平。公司推出內核熱補丁技術,在2018年英特爾Meltdown漏洞(英特爾CPU底層漏洞)事件中,在國內雲計算服務商中,率先推出相關補丁包,在完全不停機情況下,為客戶虛擬機進行升級,保障客戶業務不間斷運行。

  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增長,有助于邊際成本不斷降低。隨著公司業務規模增長,雲計算平台所承載的產品類型、業務使用特征、需求規模、地域、時點分布等不斷多樣化,不同客戶在不同時點、地域,對計算、網絡、存儲能力需求各不相同,形成明顯互補與協調性。公司對基礎設備、資源,進行有效統籌協調、集中規劃,不斷提升IT資源復用率,隨著業務規模持續增長,規模效應將逐漸增強,產品邊際成本有望持續降低。

  公司核心管理團隊,長期深耕互聯網、科技領域,具有豐富雲計算從業經驗。公司核心團隊來自騰訊、阿裡、百度、華為、VMware等國內外知名互聯網與IT企業,並大量引進傳統金融、醫療、零售、制造業等行業精英人才。

  公司創始團隊成員,均擁有近20年IT與互聯網從業經驗,在研發、運營,管理等方面經驗豐富。創始人、董事長、CEO季昕華,曾任職華為、騰訊、盛大等企業,曾負責騰訊安全體系建設、盛大雲計算平台研發與管理;聯合創始人、董事、CTO莫顯峰,曾任職東軟、華為、騰訊等企業,曾負責騰訊海量雲存儲系統、海量CDN系統、騰訊雲計算平台的研發與管理;聯合創始人、董事、COO華琨,曾任職騰訊,負責騰訊開放平台、QQ空間、QQ農場、QQ會員、電商平台等業務運營。

  公司全稱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2012年3月在上海注冊成立,目前共有6家全資子公司,2家控股子公司,2家參股公司,2家分公司。公司2016~2018年各年底,員工總數分別為647人、725人(+12.1%)、1,055人(+45.5%)。公司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制度,鼓勵並支持人才在企業內部可持續發展,並對公司主要管理人員與核心技術人才,實施績效獎勵,同時對多名骨幹員工實施股權激勵,將員工個人利益與公司長遠發展緊密連接。

  公司IPO前總股本3.64億股,其中A類股份0.98億股,B類股份2.66億股,每股A類股份擁有表決權數量,為每股B類股份的5倍。季昕華直接持有0.51億股A類股份(佔14.0%),擁有33.7%表決權,還通過西藏雲顯、西藏雲華、西藏雲能、堆龍雲巨、堆龍雲優,間接持有0.06億股B類股份(佔1.6%);莫顯峰直接持有0.23億股A類股份(佔6.4%),擁有15.5%表決權,還通過西藏雲顯,間接持有0.02億股B類股份(佔0.6%);華琨直接持有0.23億股A類股份(佔6.4%),擁有15.5%表決權,還通過西藏雲顯,間接持有0.02億股B類股份(佔0.6%);其餘股東所持有的股份,均為B類股份。

  季昕華、莫顯峰、華琨三人,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,合計直接持有全部0.98億股A類股份(佔26.8%),還合計間接持有0.11億股B類股份(佔2.9%),為公司共同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。

  公司申報上交所科創板IPO,擬發行不超過1.21億股,募集47.5億。公司募集資金擬用于科技創新領域,進一步提升雲服務能力,及拓展安全、人工智能技術實力;具體將用于,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優刻得數據中心項目優發,擬投資48.0億,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26.0億;多媒體雲平台項目,擬投資10.5億,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10.5億;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務平台項目,擬投資8.8億,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8.8億;網絡環境下應用數據安全流通平台項目,擬投資2.2億,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2.2億。

  雲計算按服務模式可分為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)、PaaS(平台即服務)、SaaS(軟件即服務)。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):主要由雲計算服務商,向客戶交付計算、網絡、存儲及其他基礎資源;客戶無需自購服務器、存儲設備及網絡寬帶等設備設施,通過購買租用IaaS服務商提供的基礎資源好神途,來運行操作系統和發布應用程序。PaaS(平台即服務):主要向客戶提供運行在雲基礎設施之上的軟件開發與運行平台;PaaS向下通過IaaS層,調用硬件基礎資源,構建應用部署基礎和集成平台;向上為SaaS層提供開發語言和工具,為客戶創造更加容易運行與部署的軟件開發環境。SaaS(軟件即服務):SaaS主要向客戶交付完整且可直接使用的軟件應用,應用程序運行在雲基礎設施之上優發,可通過各種客戶端設備訪問;SaaS代表性產品包括OA(辦公自動化)、CRM(客戶關系管理)、ERP(企業資源計劃)、雲郵箱等通用型產品服務。

  雲計算已從概念階段,逐步走向實踐階段,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快速增長。雲計算服務最早于2006年由亞馬遜推出,經過10餘年發展,全球雲計算市場保持快速增長。根據Gartner數據,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達3,058億美元,較2017年2,602億美元,增長17.5%;預計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,到2020年將達4,114億美元,2016~2020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7.0%。

  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大,細分領域SaaS(軟件即服務)市場規模佔比大,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)市場規模增長最快。根據中國通信院數據,2018年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達1,392億美元,從市場結構來看,SaaS市場規模達795億美元,同比增長21.2%,佔比57.1%;IaaS市場規模達437億美元,同比增長34.1%,佔比31.4%;PaaS(平台即服務)市場規模160億美元,佔比11.5%。SaaS作為全球公有雲市場最主要細分領域,對本地化應用的替代仍在推進,市場已趨于成熟;預計未來幾年IaaS將是公有雲市場中,增速最快細分領域,2018~2021年復合增長率將達27%。

  中國公有雲市場,相對北美、歐洲等地,起步較晚、基數小,但發展速度快、潛力大。根據IDC數據,2018年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達72億美元,同比增長66.8%,增速領跑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;預計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,2018~2022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9.9%,到2022年將達275億美元。

  與全球公有雲市場結構情況不同,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)在中國公有雲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;IaaS市場規模47億美元,佔比65.2%,主要因為中國雲計算市場好神途,仍處于對計算、存儲等傳統IT基礎資源的替代過程,雲計算服務商主要致力用IaaS向企業提供IT基礎資源;SaaS(軟件即服務)市場規模18億美元,佔比25.5%;PaaS(平台即服務)市場規模6.7億美元,相對IaaS、SaaS較小,佔比9.4%。

  多家巨頭大力布局雲計算行業,中國雲計算市場競爭激烈,呈現“一超多強”格局。由于雲計算行業特性,早期布局雲計算行業的大型企業,憑借自身規模效應,使其業務運營邊際成本不斷下降,議價能力顯著增強,同時基于多年經營積累,其自身產品線也較為豐富,共同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。

  根據IDC數據,2018年上半年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中,阿裡雲保持43%市場份額,處于行業領軍地位,騰訊、中國電信、AWS(亞馬遜雲)、金山、優刻得,分別佔據第2~6位,前6家企業合計佔據約80%市場份額。同時百度、華為、浪潮、京東等部分新晉廠商,不斷加大對公有雲市場的資金與技術投入,憑借細分領域技術、生態體系建設、或區域市場優勢,實現差異化增長,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。

  公有雲:由雲計算企業進行大規模統一部署與運營管理,對公眾開放、資源共享,滿足大部分客戶共性需求。公有雲相關資源(計算、網絡、存儲等)與硬件、軟件,及其他支持性基礎架構,均由雲計算企業擁有和運營,所有產品客戶可租用,共享硬件、存儲與網絡資源,並以Web瀏覽器或API(應用程序編程接口)方式,訪問服務和管理賬戶。企業僅根據CPU、存儲或帶寬使用量,按需支付費用,可節省購買、管理與維護本地硬件及應用程序基礎架構的成本。同時相對本地基礎架構,公有雲產品可更快部署,且幾乎可無限縮放,客戶只需訪問互聯網優發,通過自選設備,即可使用公有雲資源與服務。

  公司提供的公有雲產品,主要包括計算、網絡、存儲、數據庫、數據分析、雲分發、雲安全等類別。公司公有雲客戶,以移動互聯、互動娛樂、企業服務等互聯網客戶為主,及部分教育、金融、零售、制造、政府等傳統行業企業客戶。

  私有雲:具有客戶定制化特征,私密性與安全性程度更高,也造成使用成本更高。私有雲由雲計算服務商,為特定客戶部署IT基礎設施並提供服務,相對企業傳統IT架構,具有雲計算一般特征優發,即客戶自助服務、資源伸縮性與彈性高;同時與公有雲相比,私有雲具有客戶定制化特征,通過企業數據中心的防火牆和內部託管,打造更安全的多層級客戶訪問模式,確保私有雲計算服務商無法訪問、操作客戶敏感技術,大幅降低風險,但私有雲IT基礎設施成本好神途,需由客戶承擔,且產品需要進行不同程度定制,客戶使用成本更高。

  公司主要通過下屬子公司優銘雲(UMCloud),為企業級客戶提供私有雲產品與解決方案。公司私有雲產品基礎架構,主要基于OpenStack(開源雲計算管理控制平台)的開源代碼,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開發應用架構快速變化的難題,幫助其進行雲端運營。公司私有雲業務,核心產品包括UMOS(企業IaaS平台產品)、UMstor(統一分布式存儲產品)、MCP(綜合性私有雲軟件棧)、專有雲服務及容器等,主要客戶包括金融機構、大型央企、電信運營商、政府機構,及零售業等傳統行業企業客戶等。

  混合雲:有效整合公有雲和客戶自有環境或私有雲資源,通過“公有雲+私有部署+專線網絡”方式,實現私密性與經濟性協同。混合雲允許在公有雲和客戶自有環境或私有雲之間,共享數據和應用程序,將兩種資源組合起來;客戶通過混合雲,可在公有雲和自有環境或私有雲之間,自主組合使用計算資源,僅就實際使用資源付費,不必購買可能長時間閒置的額外資源與設備,降低使用成本。

  同時混合雲基于私有雲的私密性,將核心業務與數據,部署在自有環境或私有雲中,提高業務安全性;基于公有雲的可拓展性,可以隨時增加計算資源,以滿足短期算力需求高峰等情況。公司混合雲產品主要包括機櫃託管、定制化物理機好神途、VPN網關、外網、內網、雲互通服務、運維服務等多種產品模塊。

  公司依託原有雲計算業務基礎,深入研發數據流通關鍵技術,推出數據可信流通平台(安全屋)。安全屋產品將區塊鏈技術與堡壘機、密鑰管理、權限控制等安全技術相融合,提供一整套基于雲端的安全技術、計算技術、流通規則;確保數據所有者對數據絕對控制權,數據需求方僅可獲得計算分析結果,無法接觸原始數據,實現數據安全共享,規避數據二次交易、洩露等風險;從而有效匯聚數據擁有者、算法提供方、數據需求方、增值服務商、第三方政府與監管方,構建數據流通生態,打破數據孤島。

  公司自建雲計算服務可用區,採用虛擬化技術,實現IT資源靈活共享,滿足各行業客戶多樣化需求。公司自主採購服務器、網絡傳輸設備等硬件資源,放置于租用或自建的高等級數據中心機櫃中,以光纖、網線、網絡模塊等耗材,進行數據中心內部網絡連接,構成一個可用區,可用區與可用區間用光纖專線連接。基于此,公司對底層基礎資源進行虛擬化,將物理服務器,虛擬劃分為多個相互獨立的虛擬機,可在一台服務器上,同時運行多個邏輯計算機,實現IT資源的動態分配、靈活調度、跨域共享,提高IT資源利用率。

  公司採用直銷模式,覆蓋客戶類型豐富。公司雲計算產品與服務,採用直銷模式為主,根據客戶所購買產品類型、資源配置方式,按照付費週期或實際資源耗用量收費;直銷模式有利于公司與客戶深入溝通,及時了解客戶業務發展方向,提出技術方案與產品選型,同時公司技術部門,可獲得更多客戶需求信息,促進開發解決其痛點的產品;公司客戶主要覆蓋移動互聯、互動娛樂、企業服務、傳統行業,及其他行業,公司2016~2018年向前5大客戶銷售額佔營業收入比例,分別為20.6%、13.4%、19.0%。

  公司通過成熟採購模式,建立穩定供應鏈體系。雲計算業務運營,建立在性能穩定的服務器、優質網絡環境、充足設備存儲空間,及安全穩定的機房等基礎設施上;公司採購設備、資源,主要包括經營設備(包括服務器、網絡傳輸設備,及其他經營設備)、數據中心資源(包括數據中心機櫃租賃,及IP、帶寬等網絡資源採購)、CDN資源、耗材、裸光纖資源、及其他非經營類與服務類採購項目;公司2016~2018年向前5大供應商採購額佔採購總額比例,分別為52.8%、67.4%、55.4%。

  公司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,打造卓越客戶服務體系。公司為客戶提供“7×24小時技術團隊在線分鐘工單回復”服務,通過前端業務部門“客戶經理、架構師、服務經理”組合,及後端技術支持部門一對一工程師支持服務,形成完善客戶服務體系,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。公司營業收入快速增長,毛利率持續提升

  3.73億、5.27億(+41.1%)、7.73億(+46.8%),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72.3%、62.7%、65.1%,公司華北地區收入佔比大,主要因為公司核心機房大多部署在北京。同時公司來自境外地區收入快速增長,2016~2018年公司境外收入分別為0.36億、0.66億(+85.4%)、1.19億(+79.5%),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6.9%、7.9%、10.0%。公司收入按地域分布情況(單位:百萬元)

  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4.72億、7.64億(+61.8%)、10.11億(+32.3%),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1.4%、91.0%、85.2%,毛利率分別為28.6%、39.4%、41.9%。公有雲業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,且其中以計算服務為主,2016~2018年計算服務收入佔公有雲收入比例,分別為57.1%、57.1%、59.7%。混合雲:2016~2018

  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0.22億、0.49億(+119.0%)、1.39億(+182.4%),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.3%、5.9%優發、11.7%,毛利率分別為5.0%、-4.0%、25.5%。公司通過對混合雲業務好神途,不斷投入和培育,成功打造新的收入增長點,混合雲業務收入增長迅猛,且盈利水平不斷提升。私有雲及其他:2016~2018

  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0.21億、0.25億(+18.7%)、0.35億(+36.8%),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.1%、3.0%、2.9%,毛利率分別為68.9%、24.5%、44.7%。公司私有雲業務,一般以項目形式開展,公司專為單一企業或組織,搭建雲計算資源,並在項目最終驗收時一次性確認收入。公司主業收入(單位:百萬元)

  Shopify(NYSE:SHOP):搭建傻瓜式一站雲端電商建站平台,服務全球60萬商家,累計GMV超630億美元

  點米科技(831235):專注人力資源SaaS細分領域,“2號人事部”依託社群、小程序矩陣高效觸達用戶

  泛微網絡(603039):專注協同管理軟件領域15年,完整產品體系+多層次分布式運營打造一流企業級服務提供商